本次日本留學展由台日YMCA共同合作舉辦,將有13所日本YMCA語言學校主管前來親自為學員詳細介紹日本YMCA語言學校資訊,將帶來最新、最完整的資訊!



有志前往日本留(遊)學的朋友可直接向日本各校代表詢問最新留日情報,並提供面對面諮詢,直接解答您的留日疑惑,對於有意赴日留學的台灣朋友而言,是不容錯過的好機會。



■ 
說明會時間



台中場: 9月14日(六)上午10:00



高雄場: 9月14日(六)下午7:00



■ 說明會地點

台中場:台中市西區公益路111號(台中麗加園邸酒店)



高雄場:高雄市苓雅區林榮里英明路166號
(高雄YMCA英明會館)



■ 對象

1.想去日本精進日文能力,讀日本語言學校,體驗日本文化者

2.對短期3個月或長期6個月以上日本留學有計劃者



3.準備申請日本專門學校或研究所者



■ 說明會內容

1. YMCA日本語言學校介紹

2. 2014年1月與4月赴日長期留學、2013年10月短期留學

3. 
日本YMCA各地日本語學校說明,並提供免費諮詢

■ 報名資訊



報名專線:(04) 2220-0603 / (07) 713-7466

為什麼要選擇YMCA來完成日本留學的夢想! → 
點此進入

→ 前往 【
預約台中場次】 



→ 前往 【預約高雄場次】 

Osak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cdnews.com.tw 2013-08-06 10:45:52


沈子涵/整理


 中新社6日報導,近年來,日本在一系列衡量經濟轉寰的標準中,是否能夠吸納到更多的外國留學生留在日本繼續就業,仿佛已經成了一個不可或缺的尺規。為進一步吸引高端外國人才留在日本就業,8月5日,日本關西經濟聯合會與智庫“亞洲太平洋研究所”在大阪市召開研討會。


 會議主題是如何啟動日本關西地區的經濟、如何有效發揮人才作用,而在這些問題基礎上集中體現出來的研討焦點則是如何更好地引導外國留學生在日本就業。


 參加會議的有來自大學、企業等相關部門的專家、學者等約400人。會議成了集合社會學研究領域及企業用人單位意見的平臺。大家反映出來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當前企業的實況與留學生對就業的認識還存在較大的差異,提出了應該為增進雙方的理解提供更多機會等意見。


 大阪大學社會經濟研究所所長小川一夫分析稱,“日本企業一貫的用人思路始終都希望進來的新人可以長久在企業裏工作下去,這一點,無論對與外國留學生還是日本本國人而言都是一樣,但是外國留學生對轉換工作的認識顯然比企業要靈活得多,多數留學生都希望短期工作。”他強調,有必要召開介紹日本企業錄用習慣的宣講會。


 日東電工公司顧問竹本正道指出,關西的大部分留學生希望去東京就業,他認為企業的自我宣傳很重要。京都大學校長松本紘在主題演講中稱“企業應更加有效地利用包括留學生在內的學生資源”。


Osak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実用午後選択科目『日本の伝統文化』の授業の様子です。


2週にわたって、浴衣を自分で着付けることが出来るように、帯の結び方、着物のたたみ方を練習していました。そして、今日は今まで学んだ成果を発揮し、自分で着付けた浴衣を披露してくださいました。素晴らしいできばえでしょう!!


 



Osak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有標題




 

 




2014 日本留學





→ 前往 【
日本留學心得分享



→ 前往 【
日本留學展 線上預約



報名專線:(04)2220-0603



■ 八月份【日本留學說明會】日期



8月10日(六)上午10:30



■ 對象



1.想去日本精進日文能力,讀日本語言學校,想體驗日本文化者



2.對短期3個月長期6個月以上日本留學有計劃者;欲申請「度假打工」簽證亦歡迎資訊



3.準備申請日本專門學校或研究所者



■ 說明會地點



台中YMCA三民會館




台中市西區三民路一段174號B1樓(前台中護校正門口斜對面)



■ 說明會內容



1. YMCA日本語言學校及旅館專門學校介紹



2. 2014年1月與4月赴日長期留學、2013年10月短期留學及相關訊息



3.
日本YMCA各地日本語學校說明,並提供免費諮詢





報名專線:(04) 2220-0603



為什麼要選擇YMCA來完成日本留學的夢想! →
點此進入了解更多



→ 前往 【
說明會線上預約





 

Osak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18 日本文化講座 - 東京 & 大阪的城市魅力!


YMCA東京日本語學校校長 & 大阪YMCA國際旅館專門學校副校長特別來台,先跟各位介紹東京與大阪的城市魅力與文­化!最後還有小小的有獎徵答,你也可以自我測試一下唷~


http://youtu.be/DxGxpGA3apA


 


Osak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人常說,京都人會把錢全用來買衣服,神戶人會把錢全用來買鞋,大阪人則不惜為美食傾其所有。不過,盡管大阪這座城市對吃有種異常執著的迷戀,海外遊客一般還是會前往東京和京都,這就意味著大阪的餐館首先必須取悅本地常客──對任何真正出色的餐館來說,這都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要求。日本其他地方的人說起大阪美食時通常是指面食小吃,比如章魚燒(章魚做成的丸子)、御好燒(加入豬肉或海鮮的煎餅)和炸串,這些東西會在喝啤酒(會喝很長時間)前後上桌。這類人氣美食非常適合大阪這座繁榮的商業城市,這裡滿是吵吵嚷嚷、隨心所欲、不受約束的人。但大阪也是一種鮮為人知的日式餐館的發祥地,如今這種餐館的影響已遍及整個烹飪界。










Photography by Christopher Wise


閃亮之夜:大阪的法善寺橫町是一條布滿了米其林星級餐廳的街道。



在離御堂筋(Mido-Suji,大阪的主要購物大街)只有幾步路的地方有一條短短的小巷,小巷窄到容不下一輛汽車通過,和洋遊膳•中村(Wayoyuzen Nakamura)就坐落在這條小巷裡,這家餐館是大阪影響深遠的飲食文化的典范。走進餐館,掀開一條掛在入口通道的藍色帘子,可以看到大廚兼老板中村正明(Masaaki Nakamura)站在一個現代風格的櫃台後面,他樂呵呵地忙個不停,身旁是烹調用具(木質菜板、鋒利的刀具、銅罐)和各色食材,有剛採收的蘑菇,還有滿滿一泡沫塑料箱的海鰻(夏季特有的時令食材)。這家餐館屬於日本人所說的“割烹”(kappo),大廚(站在櫃台後面,面對一小群顧客)會當著客人的面切割並烹制精致的菜肴。


 


雖然這種餐飲風格是一百多年前在大阪出現的,但近幾年來,高檔菜肴與小櫃台服務的結合在全球范圍內流行起來,從紐約的Chef's Table at Brooklyn Fare、Atera、Blanca和 Momofuku Ko 到曼谷的 Water Library Thonglor 都採用了這種風格。大廚 David Chang 的最新嘗試(餐館 Ma Peche 內一個八座的櫃台,大廚會當著顧客的面烹制菜肴)就叫“割烹”。雖然很難精確追溯“割烹”的源頭,但美食專家認為,“割烹”是19世紀時起源於大阪的。顧名思義,“割烹”這兩個字的意思分別是“切割”和“烹調”。學者們認為,與更具貴族氣息的“料亭”(ryotei,在東京和京都很常見,用餐者會被帶到裝飾精美的房間內,由身著和服的女侍者為他們提供服務)相比,割烹式的格局讓大阪的商人階層感覺更舒服(他們可以坐在大廚旁邊)。不管割烹的發祥地究竟在哪裡,如今大阪的割烹風格餐館比世界其他地方更流行(也更完美)是個不爭的事實。


 










Photography by Christopher Wise


精選:大廚中村正明在他開的“割烹”餐廳。



大阪人以熱情友好而聞名,和洋遊膳•中村的環境雖然很靜謐,但我在有10個座位的櫃台邊一落座,就立即感受到了一種友愛的氣息。我看著餐館老板把家常菜牛肉燉白蘿卜烹制成美味佳肴。和我的目光交匯時,他會露出微笑,遞上一勺讓我品嘗。第一道菜是一個挖空果肉、填入美味的蔬菜什錦和豆腐的柚子,接下來是精選的大廚拿手菜:白蘿卜填入魚漿後油炸,搭配精致的可食用籃子,籃子用海藻編成,裡面盛著三顆碧綠的白果。中村在菜肴中利用了牛身上所有部位,他把一塊厚厚的神戶牛舌切成丁,將另外兩片牛舌煸至焦黃,用紫蘇葉把它們包起來,佐以清淡的香草醬汁,醬汁旁邊是一小堆擦碎的白蘿卜,頂上擺著一片炸蒜片。這個空間裡的親密感,大廚與顧客之間的輕鬆互動,以及每天翻新的大量單點菜式使這裡的用餐體驗與我去過的任何一家餐館都完全不同(而且很可能比我吃過的任何餐館都要好)。大廚中村說:“割烹風格餐館最重要的是大廚與用餐者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要輕鬆隨意,廚師要和客人聊,即便在我們制作最復雜的菜肴時也應如此。”


 


大阪的割烹餐館並不只做傳統日本料理:這類餐館在食材選擇、烹飪技巧和菜肴外觀等方面都精心融入了全球元素。中村曾在附近中之島(Shima)一家歷史悠久的大酒店內的法國餐館工作過多年,之後才轉做和食(日式菜肴)。多數非日本客人很可能會把和洋遊膳•中村視為日本料理,因為這家餐館對西方烹調技巧所做的改良和調整非常精妙。中村在日本駐瑞典使館做過一段時間廚師,回到日本後,他謝絕了大型酒店餐廳的高薪聘請,決定在浪速割烹喜川(Kigawa)工作。這家割烹餐館是一種名為“浪速割烹”(naniwa-kappo)的料理的發祥地,主要提供最上乘的時令菜品和地方特色菜肴(“浪速”是大阪的古稱)。浪速割烹喜川坐落在一條名叫法善寺橫町(Hozen-ji
yokocho)的街道上,這條街也許是全球米其林(Michelin)星級餐館最集中的地方,短短50碼(約合46米)卵石道上的三家餐館近年來全部被授予星級,它們分別是浪速割烹喜川(中村曾在這裡接受訓練)、本湖月(Honkogetsu,一家備受尊崇的懷石料理權威機構)和Wasabi(一家高檔炸串店)。浪速割烹喜川可謂是大阪割烹料理界的鼻祖:現任大廚的父親首創了“浪速割烹”,大阪一流的大廚有許多是先在浪速割烹喜川受訓,之後再獨立創業的。


 










Photography by Christopher Wise


蔓牛餐館做“下水燒”的原料(烤之前)。



和洋遊膳•中村、浪速割烹喜川以及大阪其他割烹餐館提供種類繁多的單點菜式,菜單每晚都會進行調整,以滿足新用餐者的要求,這在世界其他地區的同類餐館裡是幾乎找不到的。盡管當今人們對說一不二、無所不知的大廚的崇拜決定了套餐菜單必然會贏得敬重,但這類餐館單點菜肴的難度要大得多:管理待做成100種不同菜肴的食材(像浪速割烹喜川這樣)需要大量的準備工作和豐富的專業技能。


 


一天清晨,我與浪速割烹喜川的大廚兼老板上野修(Osamu Ueno)相約見面,一起騎車去黑門市場(Kuromon market),上野每天都要來這裡仔細地挑選魚。我們在市場裡逛的時候,上野向我進一步解釋了浪速割烹的理念。他說:“大阪是一個商業城市,這就意味著精打細算很重要,任何東西都不能浪費。我們不僅要用魚身上最好的部位,而且要考慮怎樣才能把魚身上不那麼珍貴的部分做得一樣好吃,甚至更好吃。在京都,人們會把魚刺全扔掉,因為在古代,如果食客被魚刺卡了,大廚就會被斬首。”


 


這種餐飲節儉意識也在全球范圍內經歷了復興(“從鼻子吃到尾巴”的餐館在世界許多地方流行起來,從倫敦到曼谷都是如此),另一種大阪特色美食──“下水燒”(horumon-yaki)──也貫穿著這種意識。“下水”一般是要扔掉的下腳料(重瓣胃、舌根,甚至還有大動脈),“燒”的意思是烤。在大阪,這些東西有各種價位檔次,既有街邊售賣的炒制下水,也有高檔下水燒餐館裡手工精心腌制的珍饈佳肴。三年前,大阪人井上隆志(Takashi Inoue, 音)在曼哈頓的西村(West Village)開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下水燒餐館Takashi。井上對故鄉美食的信念獲得了回報:他的餐館大多數夜晚都是顧客盈門,還獲得了來自評論家和幾十位紐約美食家的最高讚譽。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另一家與大阪有關的餐館也在紐約面世,該餐館做的是完全不同的菜式:這家名為Brushstroke的餐館是名廚大衛•布萊(David
Bouley)與口調理師專門學校(Tsuji Culinary Institute)合作的結晶,後者是日本最好的廚師學校,源自大阪。Takashi做的是高端、現代版的朝韓裔日本工薪階層舊式美食,而Brushstroke做的則是復雜的現代風格懷石料理(kaiseki cuisine)──有精細的套餐菜單,劃分為刺身、煮制菜肴、油炸菜肴和茶等類別。


 










Photography by Christopher Wise


大阪人登上大川河上的Ofune Camome號遊船。



當我問井上在大阪應該去哪裡吃時,他推薦我去鶴橋(Tsuruhashi,位於大阪東南部的朝韓裔日本人聚居區)品味大阪獨特的朝韓裔日本人亞文化。鶴橋給人的感覺就像回到了20世紀60年代。火車站後門附近的一條小巷裡有幾十家烤肉餐館,大群大群的食客探身圍坐在餐桌邊,火燄從餐桌中央升騰而起。朝韓裔日本人過去曾被當做二等公民,在鶴橋這樣的地方發展起來的下水類菜肴反映出,“在日”(Zainichi,對朝韓裔日本人的稱謂)通常不得不吃日本人不願意要的下腳料。


 


但如今下水已經變成了高檔美食。口調理師專門學校校長口芳樹(Yoshiki Tsuji)向我推薦了一家名為蔓牛(Tsurugyu)的餐館,這家餐館只選用最高級的牛肉,提供用下水和上等部位烹制的菜肴。蔓牛看起來和鶴橋的烤肉店不一樣;餐館裝飾成深紅色和黑漆色,裡面到處都擺放著日式插花。我在櫃台邊坐下後,身為大廚兼老板的朝韓裔日本人籐原廣鬥(Hiroto Fujiwara)從吧台後面一個被美麗的燈光照亮的玻璃展櫃裡取出一塊塊牛肉。盡管餐館的裝飾很華麗,但很快就能看出這個放肉的展櫃才是蔓牛的焦點所在。籐原從一大塊厚厚的牛舌上切下幾片細長的薄片,把它們小心翼翼地放進一只閃閃發亮的金屬碗裡,撒上鹽粒,調入紅辣椒醬,揉上姜末,然後徒手按揉牛肉進行腌制。籐原告訴我:“你要用手做才能做好,這是韓國式的做法。”接下來,他用最上乘的和牛肉烹制了大餐,這些牛肉是他從鄰近的兵庫縣一個小鎮上採購的。下水部分脆脆的,有嚼頭,味道豐富;牛肉是我品嘗過的最嫩的牛肉之一,夾雜著大量大理石狀脂肪,入口即化。


 


河對岸向北走是一個夜生活區,一條條狹窄而擁擠的街道上滿是陪酒女郎出沒的昂貴酒吧和醉醺醺的工薪族,Kahala就坐落在這裡。這是一家傳統風格的小牛排館,在裝飾酷似20世紀70年代早期風格的房間內,有置於桌面的鐵板燒(teppanyaki)烤架。但第一印象往往有欺騙性,因為這可是大阪最受外國大廚推崇的餐館──這家餐館對和久田哲也(Tetsuya Wakunda)產生了直接影響(和久田哲也是悉尼一位著名大廚,也是一位出色的餐館經營者,麾下有Daniel Boulud和Bouley等國際知名餐館)。


 


Kahala於1971年開業,當時就是一家簡單的牛排館,面向在這塊區域用餐和飲酒的高管群體。大廚森義文(Yoshifumi Mori)為客人當面烤牛排之前會先上一點前菜。在他開業後的頭六年裡,他對這些前菜的興趣慢慢超過了主菜,於是他在1977年把這家餐館改造成為與現在類似的樣子:套餐菜單上的菜肴使用最上乘、最昂貴(通常也最鮮為人知)的日本地方食材,菜肴的烹飪風格明顯吸納了國際元素。Kahala的牛排仍然是一餐的中心,但其已從普通的烤牛肉變成由夾雜大量大理石花紋的牛五花薄切片組成的“千層酥”,這些肉先烤至半熟,然後精細地碼放整齊,浸入與白蘿卜或芥末混合的醬油裡。


 


我們吃第一道菜之前,大廚森義文給大家傳看了一個個頭碩大、肉質致密的北海道蘋果,接下來給每人上了一塊烘焙成棕色的蘋果片,下面舖著鬆軟細碎的岡山(Okayama)奶酪,配有油亮的烤蘑菇和一把炸生姜。還有東南亞風味米粉配墨魚墨汁制成的醬汁,米粉上面是肥美肉厚的北海道牡蠣。小小的圓面包卷盛放在大廚自己制作的漆器裡,上面刷著聞起來甜甜的咖啡油──這是他對經典點心咖喱面包(咖喱餡的圓面包)的詮釋。還有墨黑色的海藻湯(一種經典日式菜肴),湯裡漂著一小塊融化的白色本地產卡西歐卡伐羅奶酪(Caciocavallo
cheese)。


 


Kahala並不是一家割烹餐館,但大廚森義文面前設置八個座位的布局與割烹餐館感覺很像。森義文說:“客人吃飯時我能看到他們的臉,他們品嘗每一道菜的時候,我能夠判斷他們的反應。”這些年來,Kahala從一家受法國影響較深的餐館變成了極具創意但又具有獨特日本風格的餐館。森義文還調整了座位的數量。森義文說:“一開始我們有10個座;現在我們是八個座。經營小餐館的大廚會告訴你八個座與10個座之間有著巨大的差異。未來我還想把座位減少到六個。”


 


TOM DOWNEY


文章原網址:http://cn.wsj.com/big5/20130712/lux073002.asp


Osak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七月份【留學展 / 文化講座】日期





























時間



題目



地點



7月13日(六)


上午10:30

日本留學說明會 *因颱風取消




7月18日(四)


下午7:00

東京 / 大阪文化講座


7月27日(六)


下午2:00

留日說明會暨日本文化講座





■ 對象



1.想去日本精進日文能力,讀日本語言學校,想體驗日本文化者



2.對短期3個月長期6個月以上日本留學有計劃者;欲申請「度假打工」簽證亦歡迎資訊



3.準備申請日本專門學校或研究所者



■ 說明會地點



台中YMCA三民會館




台中市西區三民路一段174號B1樓(前台中護校正門口斜對面)



■ 說明會內容



1. YMCA日本語言學校及旅館專門學校介紹



2. 2014年1月與4月赴日長期留學、2013年10月短期留學及相關訊息



3.
日本YMCA各地日本語學校說明,並提供免費諮詢





報名專線:(04) 2220-0603



為什麼要選擇YMCA來完成日本留學的夢想! →
點此進入了解更多



→ 前往 【
說明會線上預約




 

Osak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欣傳媒 | 編譯林芳如/綜合報導


對於大阪,很多人對它的第一印象是充滿著商業活力的形象,不過,這個熱情之都也是有許多藝文活動的喔!在大阪旅遊,不想跟著人群跑景點,只想放鬆隨性地安排行程的話,以下的活動可以參考看看。


「THE世界第一展」


即日起至9月1日,在「Knowledge Capital」(ナレッジキャピタル)開辦的「世界第一展」,集結了日本值得向全世界自誇的技術、作品和想法。舉凡世界第一薄的布料、世界上最小的螺絲、全世界最普及的玩具、世界第一高的電波塔、世界上最精準的感知器……等,超過175件自傲的作品,以各式手法呈現,全部一次讓你看個過癮。在會場中的「超厲害!舞台」,還會每日請來不同的「擁有世界第一技術的人」及「身懷特殊技藝的人」登場表演,無論是感動的背後小祕密、或是默默練習時的辛酸、歡樂的表演時間,都能帶給觀眾滿足。這個展覽既能看、也能玩,精彩度十足。


「生物滿滿的大阪灣~從海蟲到鯨魚」特展


你對生物有興趣嗎?世界如此遼闊,孕育了許多豐富又神祕的物種。越是探索,越是能感受人類的渺小,及生命的偉大。生活在大阪灣的各種生氣勃勃的生物,將詳細地展現在大家面前。從珍貴的標本到實物資料、相片記錄、影像等,小至海蟲,大至鯨魚,各種生物的足跡,也能追尋出大阪灣的歷史。7月20日至10月14日,在大阪市立自然史博物館,透過展場描繪出的自然環境,漁業和人類的牽絆關係昭然若揭,值得我們深思如何永久和平存續。


【延伸資訊】


1.「THE世界第一展」官方網站:http://the-sekai1.jp/


時間:即日起至9月1日


地點:ナレッジキャピタル


交通:JR「大阪站」,隨即抵達。


2.「生物滿滿的大阪灣~從海蟲到鯨魚」特展官方網站:http://www.mus-nh.city.osaka.jp/tokuten/2013osakawan/index.html


時間:7月20日至10月14日(非每日展出,詳細時間請見連結)


地點:大阪市立自然史博物館


交通:地下鐵御堂筋線「長居站」3號出口,向東800m。


Osak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大阪特稿】2013.06.30 09:33 pm


 


日本JR大阪車站北側重劃區「梅北」複合大廈「Grand Front大阪」從4月底開幕以來已湧進逾700萬人次民眾。其中的「知識之都」創意園區值得台灣借鏡。


Grand Front大阪的建案從25年前就開始規劃,2010年開始動工,4棟大樓有兩棟(南北館)是辦公大樓,低樓層設有購物中心,另有1棟大飯店、1棟住宅大廈。


店鋪街有266家商店進駐,多家號稱是「日本第一」、「關西第一」,譬如,美國電視劇「慾望城市」場景之一的麵包咖啡店「The City Bakery」首度登陸日本,常有顧客大排長龍,附近可觀賞壯觀的階梯瀑布。


北館6樓有美食區,16家餐飲店營業到凌晨4時。館外有開放式咖啡座、綠地及戲水區、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監修的大阪「梅田廣場」等,是休閒好去處。


Grand Front大阪最核心的設施就是結合產、官、學力量的創意園區「知識之都」(Knowledge Capital),可促成創意、知識、技術、文化等的交流,內有劇院、會議中心、沙龍、辦公室等,外籍人士或企業可成為會員,當成進軍日本市場的據點。


知識之都還有「The Lab.大家共創世界第一的研究所」,其中的「Active lab.」,由15家企業、研究機構及大學展示尖端技術等開發階段的原型技術或產品,可供遊客體驗。


像是以3D技術展現荷蘭畫家韋梅爾(Jan Vermeer)的名畫「倒牛奶的女人」展區,遊客自行操控,觀賞各角度的畫境。


1至6樓有「未來生活展覽廳」提供遊客吃喝及吸收新知。像是研究養殖鮪魚有成的近畿大學設有餐廳,生意相當好。


地下1樓則設有「Event lab」展示場。到9月1日止,舉辦「THE 世界第一展」,有175項出自日本、排名全球第一的技術、產品,包括隨身聽、新幹線、虛擬人偶「初音」等。


「Grand Front大阪TMO」事務局長廣野研一說,「梅北」這塊地被譽為大阪最後一塊黃金地,附近的大阪車站及梅田車站每天各有250萬人次進出。大阪離歷史古蹟城京都、奈良等很近,通往亞洲城市比東京快,是通往亞洲的門戶。


Grand Front大阪設定的營業目標是,到明年3月底為止能吸引民眾2500萬人次、營業額400億日圓(約新台幣120億元)。


記者實地走訪後,感受到先前總覺得矮東京人一截的大阪人對這個新地標引以為傲,顯見都市建設的成功可帶動觀光產業並帶給市民榮耀感。


 


 


 


全文網址: 大阪新景點 讓遊客購物添新知 | 國際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5/7998090.shtml#ixzz2YAcbwkrW


Power By udn.com


Osak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遊日本/狂賣1.5億碗、能繞地球半圈!日本最強便當是?


記者田欣雲/日本報導


日本的高速公路休息站,真是處處驚奇!自從上次體驗了附設寵物咖啡店的休息站後,這回在前往輕井澤途中,經過上信越自動車道的佐久IC,竟然讓我品嚐到了日本鐵路便當的王者「峠の釜めし」!豐富精緻的菜色與一天能賣出1.1萬個的實力,都讓我嘖嘖稱奇!


日本人稱「駅弁」,就是我們說的「鐵路便當」,從群馬縣起家的荻野屋,自昭和33年(1958)2月正式開賣鐵路便當「峠の釜めし」以來,至今已售出超過一億五千萬份,用一碗便當直徑14公分計算,碗碗相連的長度已可繞地球半圈,也讓它博得了「日本首屈一指人氣便當」的美譽。



▲在上信越自動車道的佐久休息站裡,藏著傳說中的人氣便當。(記者田欣雲攝影)


 


提到碗,學問可就大了!「峠の釜めし」用的可不是塑膠碗、保麗龍碗,而是重達725公克的陶器「益子燒」,在那個工業掛帥、科技突飛猛進的年代,又厚、又重、成本又高的陶釜,逐漸式微,但荻野屋第四代負責人高見澤卻看上它極佳的保溫性,符合自己想「讓乘客吃溫熱便當」的心願,於是特別找了栃木縣的陶燒職人,製作供鐵路便當使用的一人份益子燒陶釜,這個決定,不僅拯救了即將沒落的傳統工藝,也讓「峠の釜めし」創造出品牌特色,歷久不衰五十餘年。


 



▲溫度,是「峠の釜めし」的關鍵,所以不僅烹調要用陶釜,保溫還得蓋棉被。(記者田欣雲攝影)


 


不過,「峠の釜めし」剛推出時並非一帆風順,因使用陶釜增加的成本問題、販賣許可申請問題、遊客吃完便當後的空碗處理問題等,接踵而至,讓在前年10月中就研發出的駅弁,直到隔年2月才正式開賣,而首賣日準備的30個便當,也僅售出8碗,令人不禁對「峠の釜めし」的前途捏把冷汗。


真正好的東西,怎會寂寞?一個契機,高見澤的用心終於被市場看見。熬過春寒料峭,昭和33年夏天,「峠の釜めし」被日本知名雜誌《文藝春秋》專欄介紹後,聲名大噪,銷量爆發性成長;同年10月,在「峠の釜めし」剛過周歲的後三天,天皇行幸時品嘗了荻野屋的美味。這麼故事性的發展,讓高見澤與「峠の釜めし」成為富士電視台戲劇〈釜めし夫婦〉的題材,昭和四十二年躍上螢光幕,放送全國。如今,不用親赴群馬縣的橫川本店,在長野的休息站,也能吃到這日本最具人氣的火車便當。


與涼颼颼的多數日本便當不同,為了保證每個「峠の釜めし」都能熱烘烘地送到客人手中,除了便當本身以陶燒容器炊煮、保溫外,待售的便當也都蓋上了厚厚棉被保溫,打開陶蓋,蒸騰的熱氣散開,溫暖感受百分百!因為堅持採用當地、當季食材,在長野佐久吃到的「峠の釜めし」,選料與群馬橫川的不同,以薄口醬油、昆布、味淋調味的佐久相濱米飯上,鋪著鵪鶉蛋、栗子、牛蒡、杏桃乾、香菇、筍子、福味雞肉、青豆、醃漬紅薑等多種配菜,不只好吃,五顏六色的視覺效果,更引逗人食慾大開;另有醃梅、薑片等五樣漬物,以小皿分裝,十足貼心!


 



▲「峠の釜めし」配菜五顏六色,繽紛的視覺效果引逗人食慾大開。(記者田欣雲攝影)


 


連益子燒容器都包含在內的「峠の釜めし」,一份售價1,000日元,旅客在吃完便當後,把陶釜洗乾淨,就能用它來炊煮米飯,在荻野屋的官網上,還詳細地說明了烹調步驟,讓您能料理自家風味的釜飯,下次到日本有機會與「峠の釜めし」巧遇,千萬別錯過這年銷450萬份的便當之王唷!


 


原文網址: 遊日本/狂賣1.5億碗、能繞地球半圈!日本最強便當是?| 頭條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3/07/03/91-2958411_1.htm#ixzz2Y2LHV9BO


Osak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